内容摘要:其间,与会嘉宾从绿色发展、数字智慧、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开展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联动多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深铁集团携手20余家产业链企业展示 11月14日16日,第二十六届...
其间,与会嘉宾从绿色发展、数字智慧、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开展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联动多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深铁集团携手20余家产业链企业展示
11月14日—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行,深铁集团应邀参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陈湘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深圳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岱,共青团深圳市委书记胡火明,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总经理黄力平,苏州轨道集团董事长金铭以及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其间,深铁集团携手2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以“轨道+”为主题,通过视频、实物、展板等形式,集中展示和发布了一批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方案和产品成果,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观众参观。
深铁集团成立26年来,构建了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三铁合一”的产业布局,轨道建设、轨道运营、站城开发、资源经营“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链和开放、创新、共融的“轨道+”生态圈。
其中,“轨道+物业”方面,以立体城市空间模型展现了深铁集团推进以枢纽为核心的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打造的极富深圳特色的“轨道+物业”模式,通过反哺轨道、集约高效利用空间、助力民生保障,实现轨道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轨道+科技”方面,展示了深铁集团在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智慧运营、智慧供应链、智慧出行等方面创新应用的百余项首创性成果,体现深铁集团“用户主导创新”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战新产业”方面,以沙盘、模型等方式呈现了深铁集团贯彻落实深圳市发展壮大战新产业发展等部署要求,依托“一协会+两中心+N园区”轨道交通产业战略布局,吸引科创项目加速集聚,推动产业向“新”提质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形成新支撑。
8个科研创新项目“揭榜挂帅”
11月15日,第二十六届高交会轨道交通大会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新质赋能产业,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携手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院士、专家及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和优秀技术人才,共同探讨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
深圳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岱,深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谭岱表示:“2024年,深圳市工信局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发布了专项方案和行动计划,全面支持轨道交通产业链高端装备环节项目实施。”未来,市工信局还将大力支持轨道交通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优势,促进轨道交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良好互动。
黄力平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深铁集团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部署要求,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联合优质相关方创新孵化和低成本产业化落地一批成熟的先进产品。下一步,深铁集团将继续加快整合产业上下游优质资源要素,瞄准“高端高质高新”向上突围,助力提升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实力。
会上,为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深铁集团还依托“揭榜挂帅”机制,与中国铁设、中铁建南方、中建南方、西南交通大学、佳都科技、城建智控等10家企业、高校就8个科研创新项目进行合作。通过调动各界科技研发力量,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发展瓶颈的创新制度,有效破解企业“卡脖子”难题,让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基础设施发展飞速。目前,深圳市共有567.1公里城轨线网运营,客流强度位居全国第一。同时,还有2条国铁和地方铁路、4条城际线路、20条(段)地铁线路加快推进,“三铁”在建里程达626.64公里。
在轨交大规模增量建设的同时,为推动行业存量提质改造、绿智转型升级,深铁集团在全国先行先试,启动了“1+2+N”轨道交通现代化产业示范项目,探索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模式,研发了一批绿色建造工艺,打造了一批智慧场景应用,建设了一批数字管理能力,形成了具有深铁特色的轨道绿智融合成果——截至今年10月,深铁分布式产业园入驻企业已达37家,首批产品出厂交付,已实现产值约2.5亿元。同时,落地实施7个攻关课题,实现产业发展“质中增效”。
有问题可扫码咨询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