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6月15日至18日,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将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省内外、国外生态环保企业相聚在此。6月13日下午,记者提前探访生态博览会展馆,一个成果共享互鉴、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品贸易...
6月15日至18日,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将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省内外、国外生态环保企业相聚在此。6月13日下午,记者提前探访生态博览会展馆,一个成果共享互鉴、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品贸易融通、生态价值转化合作的绿色展会跃然眼前。
生态文明成果立体呈现,这是一个绿色发展的青海
走进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展馆里一派忙碌景象:音频设备调试、灯管安装、展板装订……工人们在紧张地施工中,各展位负责人抓紧时间布展,放眼望去,展馆搭建的整体状况已经清晰显现。
步入展馆,一眼就看见带有“中华水塔”字样的八面体LED显示屏,调试员刘生明正在旁边进行显示屏的图像融合工作。
“立着的八面体显示屏与地上的地砖屏位相连接,图像融合完成就能把青海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立体地展示出来。”正当刘生明在电脑上不断调试时,旁边两位技术人员也在加紧进行地砖屏位的连接工作。
绕过科技感十足的立体显示屏,1600平方米的开幕式场地已经搭建好舞台,留出的观众区域为了布展方便还没有放置桌椅,舞台两边各个展区的工作人员正忙碌有序地开展各自布展工作。
有些信息参考自会展服务网(https://www.zhan-hui.cn/)

据了解,本届生态博览会A馆为国际国内馆,可展览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设置7个展区。A馆布展施工队的负责人龙凡告诉记者,A馆主体特装工程基本完工,后期美化、灯光和展板装订等工作正在加紧完成中,预计6月14日能按时完成所有布展工作。
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内,大片的文字展板、图片和视频资料讲述着青海生态文明之路的蹄疾步稳,其中,写着“生态之眼”的LED大屏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正在进行屏幕的连接调试工作,届时,将以‘九宫格’方式在展区大屏幕显示黄河源鄂陵湖、长江源通天河、澜沧江源昂赛大峡谷、年保玉则、可可西里五道梁、玉树隆宝湿地、茶卡盐湖、青海湖泉湾、黑河大峡谷等实时观测视频。并将接入山东省黄河入海口进行实时监测。”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负责人介绍道,还将在旁边的两块屏幕上实时看到长江源班德湖、祁连山的画面和三江源头不同的生态类型。
据悉,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将运用动态影像、场景模型、VR体验、展示高原特色种质标本等方式,全方位展现青海全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七个“新高地”方面的实践和成就,让我们在生态博览会上就能“走遍”青海。
国内国际共同参与,这是一个更具生态特色的展会
走进山东馆,黄蓝相拥河海交汇,大河奔涌百鸟来栖,苇荡曳曳水波粼粼,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主宾省,以“智慧家居”“健康生活”“绿色智造”“生态农业”“山东手造”五大板块,通过视频+实物的形式集中展示,并采用穿、透、露的设计手法,实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深度呈现黄河三角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多元多样的展陈手段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我们的布展工作在今天已经结束,需要展出的节能类家具等大件产品已经入场,绿色生态的农牧产品等小件明天早上就能全部摆放完毕。”说这话时,山东省展区负责人杨乐乐正在确认参展企业到位情况。
除了主宾省,其他9个省份的特装展示都已接近搭建尾声,其中,沿黄6省区以黄河为纽带,实现首尾呼应,更加突出“生态”特色,将全面展示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更加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另一方面,国际展区正在进行最后的细节收尾,荷兰、马来西亚、越南等国14家企业的绿色产品将于6月14日下午进入展区摆放。
这里就是本届博览会首次特邀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和遴选的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典型案例展区。随着灯架展布的装订,展布上文字和图片清晰可见,从茶卡盐湖生态旅游、贵德县“两山”转化实践建设、海西州藜麦种植、刚察县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等省内典型案例,到浙江安吉、海南五指山等省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50米的长廊设计让全国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跃然眼前。
有问题可扫码咨询工作人员